一觉好眠有办法

(05/2022 修订内容)

妇女日常要兼顾大小不同的事务,容易感到疲累,确实需要「一觉好眠」来为自己「叉叉电」。但原来想每晚都能够酣睡并非必然,不少女性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如怀孕、产后、更年期,睡眠质素都有机会受到影响。

踏入更年期的妇女,因体内荷尔蒙转变而产生的生理变化(如潮热多汗)可能会影响睡眠质素;同时,生活上的转变(如与成年子女相处、年长亲友生病甚至离世),以及心理情绪上的反应(如烦躁、对自己缺乏信心)等因素,都可能令更年期的妇女容易出现失眠,甚至患上失眠症。

我经常「瞓得唔好」、「成晚发梦」,是否真的整晚「无瞓过」?

一般成年人每晚需要大约7至9小时的睡眠;而睡眠时会有4至6次历时大约90分钟的睡眠循环。一般人晚上在每个循环的最後阶段较常有梦境及在浅睡阶段较易醒来,只是大部分人未必察觉到自己曾经「短暂清醒」,而有梦境亦即代表曾经有进入睡眠状态,并非「成晚无瞓过」。

那麽,怎样才算失眠?

若你有以下的情况,则有机会出现失眠或患上失眠症:

  • 难以入睡间歇睡醒或醒後难以再入睡、或过早醒来而无法再入睡,及即使睡了也感到睡眠质素差
  • 若这些情况每星期有三晚或以上,并持续三个月且影响日常生活,便是失眠症

哪些妇女较易有失眠?

  • 身体状况欠佳或患有长期病
  • 有情绪/精神困扰:如抑郁、焦虑
  • 生活压力或转变:失业、离婚、丧偶等
  • 有饮酒习惯

失眠会怎样影响健康?

长期睡眠时间不足容易增加患上肥胖、二型糖尿病、高血压等风险;也会影响情绪调节、认知功能(如记忆、解决问题能力等)。

酣睡锦囊话你知

假如你有失眠,可以尝试以下的酣睡锦囊,改善睡眠质素。

锦囊一:生活作息有规律

若想晚上能「一觉好眠」,其实并非由睡前一刻才作好准备的。你可由每天早晨开始预备,例如每天都尽量定时起牀,来为自己调较生理时钟;避免在空闲时间或周末「补眠」,影响睡眠规律。

锦囊二:保持适量运动

日间多做轻松的体能活动,睡前则不宜过分劳动或进行剧烈运动。

锦囊三:戒除烟酒咖啡因

  • 烟草中的尼古丁是一种兴奋剂,会令人更难入睡及增加半夜起牀次数
  • 酒精则影响睡眠质素,令人睡不安稳及易醒,醒来亦会感到更疲倦
  • 酒精或含咖啡因饮料也会增加夜尿次数

因此,宜戒除吸烟或饮酒,并避免睡前6小时饮/食用咖啡因饮品或食物。

锦囊四:营造舒适睡眠环境

  • 保持房间温度适中
  • 调暗房内灯光或选用可遮光窗帘
  • 使用耳塞以减少受外来声音或噪音骚扰
  • 穿着舒适的衣服
  • 留意寝具舒适度(如选用透气乾爽的棉质床单)

锦囊五:睡前戒除电子产品

电子产品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不少人亦已惯於随时随地使用手机来处理各种事务或视之为娱乐放松的玩意,但它们对入睡的影响却往往被忽视。研究发现,身体会受蓝光影响而减低褪黑激素的分泌及影响睡意。因此,睡前一小时也不宜使用任何电子产品。

锦囊六:进行呼吸或松弛练习

日间或睡前进行呼吸或松弛练习

锦囊七:有睡意才上牀

若卧牀超过约15-20分钟,仍未能入睡,可先离开睡牀,到另一个位置(如附近椅子)放松一下(如听音乐),待有睡意才回到牀上睡。

以上都是一些基本而重要的锦囊,然而,下页提及的最後锦囊是绝对不能忽略的

锦囊八:调节心态

当你越想睡,越迫自己入睡,便会越难睡着;这个时候,调节心态最重要!你可尝试留意自己的身体和情绪反应,并试着平静地提示自己一些合理及有助放松的想法,容许自己慢慢接纳当下的任何状态

  • 「我瞓唔着有啲忟憎,忟憎帮唔到我,我可以试吓慢慢放松」
  • 「瞓觉迫唔嚟嘅……我可以净系留意一呼一吸,试吓放松」
  • 「我可以尝试集中心神,谂住一个好平静舒服嘅画面」

除了参考以上的例子外,你亦可以想一些贴合自己状态的自我提示,让自己慢慢放松,慢慢入睡。

总括以上的建议,你认为自己的睡眠及日常生活习惯哪一方面需要改善?

即使你发现自己可能有多项习惯需要改变,亦宜先从较容易作改变的一、两项开始,循序渐进

妇女的失眠亦有可能与更年期常见的身体状况有关,如以下两个情况:

尿频

妇女的泌尿系统组织於更年期会逐渐失去弹性,因而引致尿频或失禁,并影响睡眠。尿频亦可能与其他身体状况有关(如尿道炎、阻塞性睡眠窒息症),一般於诊症後,对症下药便可得到改善。

阻塞性睡眠窒息症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有研究显示,较肥胖的妇女在更年期後,较易患上阻塞性睡眠窒息症(即睡眠时上呼吸道被阻塞而造成短暂窒息之现象),以致睡醒後仍然感到困倦。如你的家人发现你睡眠时有严重的鼻鼾和出现间歇性的呼吸停顿,便须及早求诊!

寻求协助

如果你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疑问,你可谘询你的家庭医生。若你的失眠困扰并非与身体状况有关,而你亦已尝试了改善睡眠及日常生活习惯,但失眠问题仍持续困扰你或影响到日常生活,便须及早正视。除家庭医生外,你亦可向注册临床心理学家或以下的社区资源等寻求协助。切忌自行购买及服用成药!

社区资源 联络方法 服务时间
社会福利署 热线: 2343 2255 24小时
医院管理局 精神健康专线: 2466 7350 24小时

如想了解有关促进情绪健康的资讯,你可参考以下两篇单张,认识更多有效减压的方法及培养正向思维!

单张资讯

封面: 一觉好眠有办法

(此单张的最新内容,请参考以上的网页文字。)

一觉好眠有办法 [FHS-WH102B]

PDF (2.19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