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幼兒應對壓力事件
生活在節奏急促多變的都市,壓力可說是生活中無可避免的一環,即使幼兒未能完全理解周遭發生的事,他們也會受到影響。雖然家長可減少孩子接觸壓力事件來減低他們受到負面的影響,但實際上,以過去的幾個月持續不斷的社會紛擾為例,孩子難免會接觸到社會正在發生的事情。例如,他們可能不經意地目睹新聞片段,或聽到親友甚至路人討論以至爭拗相關的事情;孩子的日常規律可能因社會事件而受影響。若他們的家長因為社會運動而深受困擾,孩子的情緒或行為也可能會受到影響。當孩子問及相關的新聞、表示擔心或害怕、或在遊戲中重演與事件相關的情節時,家長往往感到擔憂和不知如何應對。作為兒童服務的專業人士,家長或會尋求你的建議以協助孩子應對壓力事件。
1. 面對壓力事件的可能反應
當年幼的孩子受壓時,常常會有行為轉變1,2,例如,他們可能比平常更纏人;表現出攻擊性或退縮行為;行為倒退(如吮手指,尿牀);食慾或睡眠質素受影響,或在遊戲或繪畫中反覆呈現與事件相關的情節等。學前兒童可能顯得較暴躁易怒,不合作或出現專注問題3。他們或會重複地提問或討論這些事件,或在日常對話中反覆使用與當前社會環境相關的用語,這反映了他們對此的關注。
監察和紓解孩子的壓力反應
一般而言,以上的反應均屬孩子受壓時之正常表現;除非上述的行為持續出現(二至四周)並對日常生活構成明顯的影響,家長不必太過擔心。研究亦顯示,與家長或照顧者之間親密而有信任的關係可以幫助孩子減輕因持續受壓而帶來的影響,亦可促進壓力反應系統的健康發展。4所以,家長和幼兒工作者能適切地回應孩子的需要和給予支持,對於協助孩子應對當前壓力和增強他們長遠的抗逆能力,都十分重要。
2. 成人對孩子解讀事件的影響
事實上,孩子對當前社會運動的感受、想法、受影響的程度和應對的方法都取決於家長和幼兒工作者對於事件的回應和討論。雖然嬰、幼兒未必能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但他們或會因照顧者的情緒困擾而有相似的情緒表現或行為轉變。1 即使成年人在孩子面前迴避談論事件,這種迴避本身也傳達着信息:這些事件可怕或令人難過得無法討論。5 家長和專業人士應該覺察到自己對事件的反應和詮釋,並留意這會如何影響他們的孩子。
3. 如何幫助孩子疏導情緒
幫助孩子過渡壓力事件的關鍵是與他們保持情感上的連繫,確保他們感到被關心和愛護;不論孩子的年紀,都可以鼓勵家長透過安排更多親子時間2,並用以下方法6加強他們的安全感和幫助他們表達情緒來幫助孩子。
(i) 加強安全感
要讓幼兒感到安全,專業人士可鼓勵家長通過更多的身體接觸、擁抱或讓孩子親近家長來讓他們感到寬慰;維持既定的日常活動(例如即使其他常規有所改變,仍如常在同一時間吃晚飯或進行慣常的睡前活動),或一起做熟悉的事情(例如唱歌或一同閱讀故事)來增加安全感7。
除了上述方法,對於較年長的孩子,家長也可安慰孩子他們會陪伴和保護孩子,並在常規有所改變(例如停課)前給予預告,以增加其安全感6。
(ii) 協助表達情緒
要幫助孩子疏理情緒,專業人士和家長可用心聆聽、幫助孩子用言語表達自己難以言喻的感受(例如直接形容孩子的情緒,或為他們提供一些工具例如情緒圖卡來討論感受),以及告訴他們這些感受是正常和被接納的(例如「許多孩子看到這樣的事情時都會感到害怕」,「這麼多事情發生了,我想你為此感到難過」)。6,7
較年幼的孩子可能會通過非語言的方式,例如玩耍或繪畫來表達情緒。較受困擾的孩子可能會以重複或沒有條理的方式表達自己,或出現行為問題。7專業人士和家長需要敏銳體貼地按照孩子的節奏去聆聽,並引導孩子表達感受和憂慮。然而,成人不應該強迫孩子談論自己的感受。2
(iii) 回應孩子的問題
不同年齡的孩子都可能會有各種提問,當中有簡單直接的問題,如「為什麼某些地方看起來不同了?」,也會有較複雜的疑問,例如涉及事件中不同人士的動機和對錯,或詢問接着會發生何事。專業人士和家長應避免匆匆回應,反而可嘗試探索和識別問題背後的情緒和疑慮,並按照上述建議應對。如前文所言,在回答孩子的問題之前,專業人士和家長應該留意自己的想法和價值觀,因為孩子往往會在無意間接收了這些信息。
(iv) 直接討論事件
儘管孩子未必會直接談及有關事件,但家長或需要就此與孩子溝通,尤其是當孩子似乎因此而受到困擾時。很多家長或對於與孩子討論社會事件感到不自在,專業人士可鼓勵家長主動、坦誠及平和地以切合孩子年齡的語言來討論一些困難的狀況,既可以增加孩子的安全感8,也能溫和地修正孩子任何的誤解3。
家長應先在對話前做好心理準備或在腦海中演練一下,並選一個寧靜、不受干擾的時間與孩子傾談。8一開始時,可以先問問孩子就事件所聽到過的,或者他們如何看待這些事情;3,8 保持簡單直接和實話實說,但不需提供太多資訊或細節;9對孩子所流露的任何情感和憂慮表達理解和體諒,並如上文所述般保證孩子和家人的安全,可以幫助紓緩孩子的情緒。
(v) 以身作則
專業人士和家長可以與孩子分享他們的感受,但應以孩子能理解的語言來表達。成人可以對遭受事件影響的人表現悲傷和同情,但在分享自己的恐懼和憂慮時,也要分享一些應對的方法,以免令孩子陷入無助和絕望。3幫助孩子渡過難關有賴家長以身作則2;在社會事件中,家長能展現出抗逆力並能與孩子保持情感上的聯繫,對於預防孩子產生嚴重壓力反應至為重要。
4. 家長自助小貼士
要支持孩子渡過困難,家長首先要照顧好自己。2,5從事幼兒工作或家庭服務的專業人士應鼓勵受困擾的家長或照顧者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例如滿足基本生理需要(如飲食均衡和有充足的睡眠)、進行鬆弛練習(如腹式呼吸練習、 靜觀呼吸練習、 意像鬆弛練習、 漸進式肌肉鬆弛練習)、參加休閒活動、尋求他人的情緒支援或幫忙照顧孩子等。要避免情緒太受牽動,成人也應減少接觸與社會事件相關的新聞或社交媒體中的影像和報導。
5. 尋求專業協助
如果觀察到孩子或其照顧者出現顯著的適應困難和情緒反應(例如持續的睡眠問題、食慾異常、抑鬱、退縮、難以專注等),便需要專業協助。從事幼兒工作的專業人士,例如兒科醫生、老師、社會工作者等,應留意這些警號,並在需要時及時將孩子及其家庭轉介到適當的精神健康或社區服務。
社區支援
如果家長或孩子的情緒因壓力而受到明顯困擾而需要專業介入,家長可以利用以下社區資源尋求協助:
- 社會福利署熱線
電話: 2343 2255 (24小時) - 醫院管理局:精神健康專線
電話: 2466 7350 (24小時) - 生命熱線
電話: 2382 0000 (24小時)
網址:https://www.sps.org.hk/?a=group&id=hotline -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
電話: 2389 2222 (24小時)
網址: https://www.sbhk.org.hk/hotline_service.php
「Chat窿」網上聊天室: www.help4suicide.hk
(星期一至五: 6am-1am;星期六、日、公眾假期: 8pm-1am) - 撒瑪利亞會
電話: 2896 0000 (24小時)
網址: https://samaritans.org.hk/?lang=zh-hant - 明愛向晴熱線
電話: 18288 (24小時)
網址: http://fcsc.caritas.org.hk/ - 東華關懷熱線
電話: 2548 0010 (星期一至五: 2pm-6pm)
網址: http://www.tungwahcsd.org/?content=587 - 心晴行動慈善基金熱線服務
電話: 2301 2303
(星期一至五: 10am-1pm, 2pm-5pm;星期六: 10am-1pm)
網址: https://www.jmhf.org/ - 女青輔導熱線
電話: 2711 6622
(星期一至五: 7pm-9:30pm)
網址: https://fwc.ywca.org.hk/page.aspx?corpname=fwc&i=2291 - 香港青年協會
關心一線 [只限6-24歲的兒童及青年人] : 2777 8899
(星期一至六: 2pm-2am)
網址: https://wmc.hkfyg.org.hk/mcc/ - 香港小童群益會
兒童身心發展家長專線 [只限3-18歲兒童的家長] : 2866 6388
(星期一至三: 2pm-4pm;星期四: 7:30pm-9:30pm)
網址: https://counselling.bgca.org.hk/?p=1007
Reference
- National Child Traumatic Stress Network. (2010). Age-Related Reactions to a Traumatic Event. Retrieved December 24, 2019, from https://www.nctsn.org/resources/age-related-reactions-traumatic-event
- SAMHSA (2012). Tips for Talking With and Helping Children and Youth Cope After a Disaster or Traumatic Event – A Guide for Parents, Caregivers, and Teachers. Retrieved December 24, 2019, from https://store.samhsa.gov/product/tips-talking-helping-children-youth-cope-after-disaster-or-traumatic-event-guide-parents/sma12-4732
- National Child Traumatic Stress Network (2014). Talking to the Children about Mass Violence. Retrieved December 24, 2019, from https://www.nctsn.org/resources/talking-children-about-mass-violence
- Center on the Developing Child (2007). The Impact of Early Adversity on Child Development (InBrief). Retrieved December 14, 2019, from https://developingchild.harvard.edu/resources/inbrief-the-impact-of-early-adversity-on-childrens-development/
-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2001). Responding to Children's Emotional Needs during Times of Crisis. Retrieved December 14, 2019, from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y-living/emotional-wellness/Pages/Responding-to-Childrens-Emotional-Needs-During-Times-of-Crisis.aspx
- National Child Traumatic Stress Network (2012). Psychological First Aid (PFA) Field Operations Guide Appendix E. Retrieved December 24, 2019, from https://www.nctsn.org/resources/psychological-first-aid-pfa-field-operations-guide-appendix-e
- National Child Traumatic Stress Network (2005). After a Crisis: Helping Young Children Heal. Retrieved December 24, 2019, from https://www.nctsn.org/resources/after-crisis-helping-young-children-heal
-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5). How to talk to children about difficult new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pa.org/helpcenter/talking-to-children
-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2019). Talking to children about tragedies and other news events. Retrieved December 24, 2019, from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family-life/Media/Pages/Talking-To-Children-About-Tragedies-and-Other-News-Events.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