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助幼儿应对压力事件
生活在节奏急促多变的都市,压力可说是生活中无可避免的一环,即使幼儿未能完全理解周遭发生的事,他们也会受到影响。虽然家长可减少孩子接触压力事件来减低他们受到负面的影响,但实际上,以过去的几个月持续不断的社会纷扰为例,孩子难免会接触到社会正在发生的事情。例如,他们可能不经意地目睹新闻片段,或听到亲友甚至路人讨论以至争拗相关的事情;孩子的日常规律可能因社会事件而受影响。若他们的家长因为社会运动而深受困扰,孩子的情绪或行为也可能会受到影响。当孩子问及相关的新闻、表示担心或害怕、或在游戏中重演与事件相关的情节时,家长往往感到担忧和不知如何应对。作为儿童服务的专业人士,家长或会寻求你的建议以协助孩子应对压力事件。
1. 面对压力事件的可能反应
当年幼的孩子受压时,常常会有行为转变1,2,例如,他们可能比平常更缠人;表现出攻击性或退缩行为;行为倒退(如吮手指,尿床);食欲或睡眠质素受影响,或在游戏或绘画中反复呈现与事件相关的情节等。学前儿童可能显得较暴躁易怒,不合作或出现专注问题3。他们或会重复地提问或讨论这些事件,或在日常对话中反复使用与当前社会环境相关的用语,这反映了他们对此的关注。
监察和纾解孩子的压力反应
一般而言,以上的反应均属孩子受压时之正常表现;除非上述的行为持续出现(二至四周)并对日常生活构成明显的影响,家长不必太过担心。研究亦显示,与家长或照顾者之间亲密而有信任的关系可以帮助孩子减轻因持续受压而带来的影响,亦可促进压力反应系统的健康发展4。所以,家长和幼儿工作者能适切地回应孩子的需要和给予支持,对于协助孩子应对当前压力和增强他们长远的抗逆能力,都十分重要。
2. 成人对孩子解读事件的影响
事实上,孩子对当前社会运动的感受、想法、受影响的程度和应对的方法都取决于家长和幼儿工作者对于事件的回应和讨论。虽然婴、幼儿未必能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但他们或会因照顾者的情绪困扰而有相似的情绪表现或行为转变。1即使成年人在孩子面前回避谈论事件,这种回避本身也传达着信息:这些事件可怕或令人难过得无法讨论。5家长和专业人士应该觉察到自己对事件的反应和诠释,并留意这会如何影响他们的孩子。
3. 如何帮助孩子疏导情绪
帮助孩子过渡压力事件的关键是与他们保持情感上的连系,确保他们感到被关心和爱护;不论孩子的年纪,都可以鼓励家长透过安排更多亲子时间2,并用以下方法6加强他们的安全感和帮助他们表达情绪来帮助孩子。
(i) 加强安全感
要让幼儿感到安全,专业人士可鼓励家长通过更多的身体接触、拥抱或让孩子亲近家长来让他们感到宽慰;维持既定的日常活动(例如即使其他常规有所改变,仍如常在同一时间吃晚饭或进行惯常的睡前活动),或一起做熟悉的事情(例如唱歌或一同阅读故事)来增加安全感7。
除了上述方法,对于较年长的孩子,家长也可安慰孩子他们会陪伴和保护孩子,并在常规有所改变(例如停课)前给予预告,以增加其安全感6。
(ii) 协助表达情绪
要帮助孩子疏理情绪,专业人士和家长可用心聆听、帮助孩子用言语表达自己难以言喻的感受(例如直接形容孩子的情绪,或为他们提供一些工具例如情绪图卡来讨论感受),以及告诉他们这些感受是正常和被接纳的(例如「许多孩子看到这样的事情时都会感到害怕」,「这么多事情发生了,我想你为此感到难过」)。6,7
较年幼的孩子可能会通过非语言的方式,例如玩耍或绘画来表达情绪。较受困扰的孩子可能会以重复或没有条理的方式表达自己,或出现行为问题。7专业人士和家长需要敏锐体贴地按照孩子的节奏去聆听,并引导孩子表达感受和忧虑。然而,成人不应该强迫孩子谈论自己的感受。2
(iii) 回应孩子的问题
不同年龄的孩子都可能会有各种提问,当中有简单直接的问题,如「为什么某些地方看起来不同了?」,也会有较复杂的疑问,例如涉及事件中不同人士的动机和对错,或询问接着会发生何事。专业人士和家长应避免匆匆回应,反而可尝试探索和识别问题背后的情绪和疑虑,并按照上述建议应对。如前文所言,在回答孩子的问题之前,专业人士和家长应该留意自己的想法和价值观,因为孩子往往会在无意间接收了这些信息。
(iv) 直接讨论事件
尽管孩子未必会直接谈及有关事件,但家长或需要就此与孩子沟通,尤其是当孩子似乎因此而受到困扰时。很多家长或对于与孩子讨论社会事件感到不自在,专业人士可鼓励家长主动、坦诚及平和地以切合孩子年龄的语言来讨论一些困难的状况,既可以增加孩子的安全感8,也能温和地修正孩子任何的误解3。
家长应先在对话前做好心理准备或在脑海中演练一下,并选一个宁静、不受干扰的时间与孩子倾谈。8一开始时,可以先问问孩子就事件所听到过的,或者他们如何看待这些事情;3,8 保持简单直接和实话实说,但不需提供太多信息或细节;9对孩子所流露的任何情感和忧虑表达理解和体谅,并如上文所述般保证孩子和家人的安全,可以帮助纾缓孩子的情绪。
(v) 以身作则
专业人士和家长可以与孩子分享他们的感受,但应以孩子能理解的语言来表达。成人可以对遭受事件影响的人表现悲伤和同情,但在分享自己的恐惧和忧虑时,也要分享一些应对的方法,以免令孩子陷入无助和绝望。3 帮助孩子渡过难关有赖家长以身作则2;在社会事件中,家长能展现出抗逆力并能与孩子保持情感上的联系,对于预防孩子产生严重压力反应至为重要。
4. 家长自助小秘方
要支持孩子渡过困难,家长首先要照顾好自己。2,5从事幼儿工作或家庭服务的专业人士应鼓励受困扰的家长或照顾者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例如满足基本生理需要(如饮食均衡和有充足的睡眠)、进行松弛练习(如腹式呼吸练习、 静观呼吸练习、 意像松弛练习、 渐进式肌肉松弛练习)、参加休闲活动、寻求他人的情绪支持或帮忙照顾孩子等。要避免情绪太受牵动,成人也应减少接触与社会事件相关的新闻或社交媒体中的影像和报导。
5. 寻求专业协助
如果观察到孩子或其照顾者出现显著的适应困难和情绪反应(例如持续的睡眠问题、食欲异常、抑郁、退缩、难以专注等),便需要专业协助。从事幼儿工作的专业人士,例如儿科医生、老师、社会工作者等,应留意这些警号,并在需要时及时将孩子及其家庭转介到适当的精神健康或小区服务。
小区支援
如果家长或孩子的情绪因压力而受到明显困扰而需要专业介入,家长可以利用以下小区资源寻求协助:
- 社会福利署热线
电话: 2343 2255 (24小时) - 医院管理局:精神健康专线
电话: 2466 7350 (24小时) -
生命热线
电话: 2382 0000 (24小时)
网址:https://www.sps.org.hk/?a=group&id=hotline -
香港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
电话: 2389 2222 (24小时)
网址: https://www.sbhk.org.hk/hotline_service.php
「Chat窿」网上聊天室: www.help4suicide.hk
(星期一至五: 6am-1am;星期六、日、公众假期: 8pm-1am) -
撒玛利亚会
电话: 2896 0000 (24小时)
网址: https://samaritans.org.hk/ -
明爱向晴热线
电话: 18288 (24小时)
网址: http://fcsc.caritas.org.hk/ -
东华关怀热线
电话: 2548 0010 (星期一至五: 2pm-6pm)
网址: http://www.tungwahcsd.org/?content=587 -
心晴行动慈善基金热线服务
电话: 2301 2303
(星期一至五: 10am-1pm, 2pm-5pm;星期六: 10am-1pm)
网址: https://www.jmhf.org/ -
女青辅导热线
电话: 2711 6622
(星期一至五: 7pm-9:30pm)
网址: https://fwc.ywca.org.hk/page.aspx?corpname=fwc&i=2291 -
香港青年协会
关心一线 [只限6-24岁的儿童及青年人] : 2777 8899
(星期一至六: 2pm-2am)
网址: https://wmc.hkfyg.org.hk/mcc/ -
香港小童群益会
儿童身心发展家长专线 [只限3-18岁儿童的家长] : 2866 6388
(星期一至三: 2pm-4pm;星期四: 7:30pm-9:30pm)
网址: https://counselling.bgca.org.hk/?p=1007
Reference
- National Child Traumatic Stress Network. (2010). Age-Related Reactions to a Traumatic Event. Retrieved December 24, 2019, from https://www.nctsn.org/resources/age-related-reactions-traumatic-event
- SAMHSA (2012). Tips for Talking With and Helping Children and Youth Cope After a Disaster or Traumatic Event – A Guide for Parents, Caregivers, and Teachers. Retrieved December 24, 2019, from https://store.samhsa.gov/product/tips-talking-helping-children-youth-cope-after-disaster-or-traumatic-event-guide-parents/sma12-4732
- National Child Traumatic Stress Network (2014). Talking to the Children about Mass Violence. Retrieved December 24, 2019, from https://www.nctsn.org/resources/talking-children-about-mass-violence
- Center on the Developing Child (2007). The Impact of Early Adversity on Child Development (InBrief). Retrieved December 14, 2019, from https://developingchild.harvard.edu/resources/inbrief-the-impact-of-early-adversity-on-childrens-development/
-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2001). Responding to Children's Emotional Needs during Times of Crisis. Retrieved December 14, 2019, from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y-living/emotional-wellness/Pages/Responding-to-Childrens-Emotional-Needs-During-Times-of-Crisis.aspx
- National Child Traumatic Stress Network (2012). Psychological First Aid (PFA) Field Operations Guide Appendix E. Retrieved December 24, 2019, from https://www.nctsn.org/resources/psychological-first-aid-pfa-field-operations-guide-appendix-e
- National Child Traumatic Stress Network (2005). After a Crisis: Helping Young Children Heal. Retrieved December 24, 2019, from https://www.nctsn.org/resources/after-crisis-helping-young-children-heal
-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5). How to talk to children about difficult new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pa.org/helpcenter/talking-to-children
-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2019). Talking to children about tragedies and other news events. Retrieved December 24, 2019, from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family-life/Media/Pages/Talking-To-Children-About-Tragedies-and-Other-News-Events.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