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的屏幕時間避無可避,如何協助家長自處?
電子屏幕產品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漸漸成為兒童學習的常用媒介。孩子因着各種原因接觸到不同類型的電子產品,無論是為了滿足在家學習的需要、與親友透過視像來保持連繫、或協助孩子打發時間,屏幕時間都難免大幅增加。國際研究已肯定,過量進行這類靜態的「屏幕時間」活動,會對兒童造成多方面的負面影響;全球各地的衞生組織都建議限制兒童使用屏幕產品。本港衞生署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建議,提醒家長兩至五歲孩子的靜態電子屏幕時間每天不應多於一小時;除了在家長陪伴下使用視像通訊,兩歲以下的幼兒更應避免接觸任何屏幕產品。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雖然嬰幼兒可透過屏幕學習,但其成效遠遜於成人面對面的指導;一般來說,3歲以下的孩子較難將電子屏幕上所學到的直接運用在現實生活中。其中一個原因可能與某些較複雜的認知能力尚未發展成熟有關,所以出現此應用的落差 (Transfer Deficit)。那麼,既然孩子難免會進行屏幕活動,家長應如何為孩子選擇合適的屏幕產品、活動內容及模式,以增加幼兒學習的成效?你可與家長探討以下三個“C”,來協助他們作決定:
- 按個別孩子的情況 (Child):
家長宜按孩子的年齡、能力及喜好來選擇電子產品或屏幕活動,並不時檢視孩子個別的情況,例如他們在使用屏幕產品時的興趣和學習表現,來決定該屏幕活動是否合適。
- 使用屏幕產品時的環境元素 (Context):
當幼兒使用屏幕產品時,照顧者就是重要的環境元素。研究發現,若成人跟孩子一同參與使用電子屏幕產品,並配合額外的講解、發問和將相關內容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皆有助幼兒掌握學習內容。
- 電子屏幕產品的內容 (Content):
家長可按照以下建議,選擇較優質的電子屏幕活動:
- 令孩子投入:產品的內容須吸引孩子的專注,引起他們的興趣及投入參與。留意不應有過多非必要而容易令孩子分心的枝節(如突然彈出的畫面或圖案),影響他們對於主題內容的理解和吸收。
- 能促進孩子思考:屏幕內容應能引導孩子思考,而不只是一些無意義的操作,如重複地按畫面按鈕。若內容包含互動的元素,例如屏幕上的角色在發問後稍為停頓,讓孩子有時間回應,或引導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留意屏幕內容所述的現象等,往往更能促進孩子思考和讓孩子對於相關內容有深刻的印象。
- 對孩子而言有意思:例如與孩子的生活相關,有連貫的故事主題,或由孩子熟悉的角色(例如卡通人物)作出講解。生活化的內容(如有關刷牙的電子故事書)既能引起孩子的興趣,也讓孩子更易將剛學到的資訊融入熟悉的情境中,再加上適當地重溫,便有助鞏固幼兒所學的知識。
- 鼓勵社交互動:內容鼓勵孩子在生活中與他人作社交互動,例如請孩子跟照顧者分享所學習到的內容。與此同時,當照顧者藉着與孩子一起觀看時問問題和回應、解釋所見影像內容等已可營造優質的社交互動,有利學習。
在芸芸眾多的產品中,要按以上的建議挑選出較優質的屏幕學習內容實在不易,但藉着陪同孩子觀看,家長可選出較為合適的屏幕活動,並與孩子有更多交流,促進親子關係。
除了要細心地為孩子選擇合適的屏幕學習活動,專業人士也可從以下四個角度,與家長討論如何避免或應對使用電子產品時可能衍生的問題:
- 有規有矩不濫用:
- 家長宜預早與孩子訂明使用電子屏幕產品的簡單守則和條件,包括在何時、何地使用、使用時間和規矩,例如「先問爸爸/媽媽才可使用」、「時間到了便要停止」等,以幫助孩子建立恰當地使用屏幕產品的基礎。另外,由於學前幼兒仍未能掌握時間觀念,家長可運用工具如計時器或沙漏,在屏幕活動完結前給予預告或提示。
- 家長亦宜訂明「沒有電子屏幕」的時段及地點,以及利用其他活動代替,避免與孩子發生爭拗。
- 健康生活有規律:
- 若因停課安排,孩子需要在網上學習,家長宜特別注意減少其他非必要的電子屏幕時間。
- 觀看電子屏幕產品的時間不宜過長,家長宜鼓勵孩子定時活動一下身體;即使留在家中,也可以試試「幼營喜動校園計劃」推介的親子體能遊戲以保持適量運動。
- 於孩子網上學習時,家長宜盡量選用屏幕較大的電子產品,確保室內光線充足,並保持適當的坐姿以及觀看距離、角度和屏幕光度,以減少對眼睛造成壓力,讓眼睛得到合適的保護。家長可參閱衞生署就學童使用電子屏幕產品的建議。
- 「電子奶嘴」忌倚賴
- 雖然屏幕活動往往有瞬間讓孩子安靜下來的魔力,讓家長得到喘息的空間,但若孩子必須依靠屏幕產品的幫助才能過渡負面情緒和無所事事的時間,便會失去學習調節情緒和自控的機會。
- 在與家長討論如何讓孩子恰當地使用電子產品時,你也可引導家長留意自己通常在什麼情況下讓孩子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在自己或孩子情緒起伏時?自己疲倦時?孩子沉悶時?會否常常以電子屏幕產品來安撫和獎勵孩子?
- 若你發現家長過分倚賴屏幕產品來處理孩子的行為和情緒,宜與他們檢視現時的管教模式,並找一些能取代屏幕時間的活動和獎勵;需要時亦可鼓勵他們與家人或其他專業人士商討並尋求育兒上的支援。
- 如要了解更多管教孩子的要點,家長可參閱親職系列單張「正面管教從幼兒開始」、「管教正策之一」和「管教正策之二」。
- 以身作則最重要:
- 研究發現,家長使用電子產品的模式不單影響親子互動的質素,亦會令孩子模仿和學習。你可引導家長留心自己使用電子產品的習慣,例如會否常常不自覺地使用電子產品?又或者因為留意電子訊息而分心,無法專注與孩子互動或及時地回應他的需要?鼓勵家長在親子活動時收起手機不查看,既可讓他們在親子時間中更全情投入,也可向孩子示範健康地使用電子產品的方法。
- 家長會否在家中慣常開着電視,讓幼兒無意識地接觸到電子屏幕內容,或與幼兒一同收看一些並不符合他們年齡的節目?研究發現,這對孩子發展或會造成負面的影響。所以,提醒家長留意家中成人使用屏幕產品的模式,並避免無意識地讓幼兒接觸到電子屏幕內容。
- 若家長與家人因為使用電子產品而有所分歧,你可表示家人之間對於電子產品有不同的看法是十分常見,並鼓勵家長嘗試理解其他照顧者對使用電子屏幕產品的態度,在彼此尊重的前題下透過溝通,嘗試協商大家能接受的做法來讓孩子使用屏幕產品。
參考資料:
- AAP COUNCIL ON COMMUNICATIONS AND MEDIA. Media and Young Minds. Pediatrics. 2016;138(5):e20162591
- Barr, R., & Hayne, H. (1999). Developmental changes in imitation from television during infancy. Child Development, 70, 1067-1081. doi: 10.1111/1467-8624.00079.
- Barr, R., McClure, E. & Parlakian, R. (2019). Maximizing the potential for learning form screen experiences in early childhood: What the research says. Zero to Three Journal, 40(2), 29-36.
- Madigan, S., Browne, D., Racine, N., Mori, C., & Tough, S. (2019). Association Between Screen Time and Children's Performance on a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 JAMA Pediatrics, 173(3), 244. doi: 10.1001/jamapediatrics.2018.5056
- Moser, A., Zimmermann, L., Dickerson, K., Grenell, A., Barr, R., & Gerhardstein, P. (2015). They can interact, but can they learn? Toddlers' transfer learning from touchscreens and televis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37, 137–155, doi:10.1016/j.jecp.2015.04.002.
- Radesky, J. (March 4, 2020). Kids' TV Has Rules. It's the Internet's Turn. Common Sense Kids Action. Retrieved 3 Apr 2020 from https://www.commonsensemedia.org/kids-action/blog/kids-tv-has-rules-its-the-internets-turn
- Radesky, J. & Rosenblum, K. (2019). A relationship-based framework for early childhood media u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rth and Parent Education, 6(4), 7-12. Retrieved 6 Apr 2020 from https://www.early-education.org.uk/sites/default/files/Joint%20EE%20IJBPE%20Summer%202019.pdf
- Report of Advisory Group on Health Effects of Use of Internet and Electronic Screen Products by 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tudenthealth.gov.hk/english/internet/report/files/e_report_wa.pdf
- Survey on television viewing and use of electronic screen products among pre-school children. (2017). Hong Kong SAR: Family Health Service, Department of Health. Retrieved from https://www.fhs.gov.hk/english/reports/files/tv_2017_survey.pdf
- Troseth, G. L., Saylor, M. M., and Archer, A. H. (2006). Young children's use of video as a source of socially relevant information. Child Development, 77, 786-799.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9). Guidelines on physical activity, sedentary behaviour and sleep for children under 5 years of age. Retrieved 17 Apr 2020 from 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311664. License: CC BY-NC-SA 3.0 IGO.
- Zero to Three (Oct 25, 2018). Screen Sense: What the Research Says About the Impact of Media on Children Under 3 Years Old. Retrieved 3 Apr 2020 from https://www.zerotothree.org/resources/2536-screen-sense-what-the-research-says-about-the-impact-of-media-on-children-aged-0-3-years-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