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發展7 —— 兩至三歲大兒童的發展
過了兩歲,孩子的生長和體能發展速度會相對地減慢下來。不過,他的智力、語言、社交技巧和情緒發展卻突飛猛進。隨着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他對自己及環境的操控能力亦增加,與此同時你和其他人對他的期望亦會不斷提高;這種衝擊對你和孩子的情緒控制,的確是一項挑戰。家長只要明白和接受孩子這些轉變,採取正面積極的親職方法,多給他關注、鼓勵和讚賞,以貫徹的態度處理孩子的行為,你和孩子便能在未來幾年從容地應付這些轉變。孩子亦將會感到有自信及與眾不同,從而有助建立正面的自我形象並適應日後的社會。
快三歲大的孩子可以有以下各方面的能力:
活動
- 可跑得快。
- 會踢球。
- 能雙腳離地跳起和攀爬。
- 能自行上落樓梯。
- 會踏三輪車。
手部運用
- 會執筆畫直線和橫線。
- 會用積木類的玩具建簡單的模型。
- 會穿珠子。
- 能逐頁翻開書本。
- 會替玩具上發條。
語言能力
- 懂得跟從簡短的指示,例如:「把車子放進玩具箱」。
- 會辨別差不多所有常見物品及其圖片的名稱。
- 會明白動詞和形容詞,例如:「打開」、「熱」等。
- 懂回答簡單的「是否」、「甚麼」、「哪兒」等提問。
- 會說簡單的句子,例如「哥哥-食-糖」。
- 開始使用代名詞,例如「我」、「你」等。
- 在提問下懂得說出自己的姓名和年齡。
- 愛問「這是甚麼?」。
認知發展
現在,孩子的學習過程更富思考性。當他對語言掌握得更好時,某些概念亦開始在他的腦袋中形成。他可以運用基本概念及在腦海中物件和動作的影像來解決問題,而不需只靠實物操作來找出問題的答案。他的記憶力和注意力亦有進步,因此能較集中精神玩靜態遊戲。由於已漸漸理解物件之間的關係,他會玩配對遊戲和簡單的拼圖。此外,他亦掌握因果關係,所以明白某些玩具(如上發條玩具)的操作。然而,兩至三歲的孩子始終未能應用邏輯推理。這個階段的孩子思想仍然比較直接和單純,所以他對笑話可能不甚明白。他會以為你說的話都是真的,所以你說話時用詞要非常小心。
- 會配對物品與圖片。
- 能辨認某幾種顏色。
- 開始對數字有概念,會明白「一個」、「兩個」的意思。
- 能完成三至四塊的拼圖。
- 扮演遊戲已變得較為複雜(如扮醫生或老師)。
社交和情緒發展
- 仍以自我為中心。
- 會模仿成人和玩伴的行為,甚至他們的特殊習慣。
- 喜愛熟稔的玩伴。
- 開始懂得等候和輪流玩耍(如輪候盪鞦韆),也會與人分享物品。
- 不如意時亦會發脾氣和有反叛行為。
自理能力
- 白天不會尿濕褲子。
- 能自己吃東西,而且技巧已較為熟練。
- 會穿上和脱掉簡單的衣物(例如:穿上短褲、脱下開胸上衣等)。
促進寶寶的發展
兩至三歲的孩子精力充沛、活潑好動,因此往往喜歡跑跑跳跳和攀爬,而且總是不肯慢慢地走路或乖乖地坐下。假如你有一個活躍的孩子,請重新調整你的要求,別把孩子關在諸多規範的環境。讓他到公園、遊樂場等空曠地方跑跑跳跳,去宣洩他的精力,當然您要陪伴左右,以策安全。多陪伴孩子,表現對他的愛和關懷。定下簡單的規則要孩子遵守,而且執行的時候要堅定及貫徹。對孩子的良好行為,應該予以稱讚或其他正面因應,以示鼓勵。記住要以身作則,做個好榜樣,而且要善用機會引導他。上託兒所或幼稚園可讓孩子跟其他小孩及成人相處,促進他的社交技巧,亦讓他學習家庭以外的規則。
您可以做的:
- 讓孩子每天最少有三小時不同的體能活動分布在不同時段,如到公園玩耍,探索四周環境。
- 避免讓孩子久坐。坐手推車、高餐椅的時間,每次不多於1小時。
- 從日常生活入手,教孩子分辨大小、顏色及數目。
- 鼓勵孩子並與他一起用家居物品玩扮演遊戲。
- 鼓勵孩子嘗試照顧自己,例如:穿上短褲、脱下開胸上衣、自己用匙羹進食等。
- 讓孩子與其他小孩和成人玩耍。
- 每天都與孩子一起看圖書,鼓勵他說出物件的名稱、引導他把句子增長和回答簡單的問題。
- 選擇以活動為主的彩色圖畫書或故事書,以吸引孩子的注意。
- 孩子使用電子屏幕媒體每天須少於一小時。應選擇合適的遊戲和節目內容,並跟他講解。
你可以選擇的玩具:
- 玩具屋、茶具、玩具車及車房等。
- 啟發孩子創意的玩具,如積木、泥膠等。
- 塗色物料如各種形式的顏色筆和圖畫簿。
- 彩色的圖畫或故事書。
- 簡單的拼圖或配對玩具。
- 玩具樂器,如玩具鋼琴、玩具鼓等。
你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有自己的發展速度。以上資料只作為孩子在發展上轉變的參考。即使孩子在某方面的發展進度與上文不同,只是表示他可能在這些方面需要多點關注,家長亦不必過分擔心。
如有以下情況,應請教醫護人員
孩子快三歲了,可是卻:
- 經常跌倒,或未能自行上樓梯。
- 未能執筆畫直線和横線。
- 未能用餐具吃東西,如匙羹、叉或筷子。
- 不明白簡單的指示,例如「入房把大衣拿出來」。
- 不會用兩至三個詞的短句來溝通,例如:「餅-跌-咗」。
- 對其他小孩不感興趣。
- 不懂玩扮演遊戲(如角色扮演)。
- 在多數情況下均極難與照顧者分離。
如果你對孩子的發展有任何疑問,請向母嬰健康院、家庭/兒科醫生或有關醫護人員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