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婴幼儿游戏的「五到」要诀

余启贤 薯仔爸爸 –
智乐儿童游乐协会 好玩爸妈学堂负责人
资深游戏工作培训员

婴幼儿的各种身体机能发展尚未成熟,令成年人与他们玩耍时往往感到「老鼠拉龟」,无从入手。其实,新手家长大可试试以「五到」作为心法 — 眼到、耳到、手到、口到、心到,简单直接地与年幼的孩子玩游戏。

1. 眼到

运用双眼,观察孩子的玩法、表情,透过其中的线索明白孩子对哪些事物感兴趣。

在游戏过程中,家长可在以下范畴作出观察:

一. 玩法:

  • 细心观察孩子享受游戏中哪个部分,以此作基础,猜想其玩法,理解其陶醉之处。例如「眼睛正追看挂在窗边的衣服,是对衣服在风中摆动的景象感兴趣?」、「享受重复把胶樽盖放入纸巾盒内?」

二. 表情:

  • 孩子的面部表情或肢体动作,往往透露他当时的感受及状态。孩子正「笑到瞇眼」、「目无表情」、「面红」、「皱眉」、「扁嘴」、还是「紧张地搓揉手指头」?这都流露了他们的内心感受,是兴奋开心?还是紧张?无助?委屈?愤怒?

三. 环境安全:

  • 平日家长应已采取家居安全措施,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心游戏的空间。不过,在孩子玩耍时,家长也要观察环境,有需要时,就静静地将一些可能会让孩子受伤的物品移离孩子的视线或活动范围。例如:「孩子玩得正专心,兴奋地四处走动,四周有会绊倒他的物件吗?」、「孩子刚拿起的物件,他会放进口中吗?会有哽噎的危险吗?」

2. 耳到

用心聆听孩子游戏时发出的声音及语调,他有时或会喃喃自语或「𠲖𠲖哦哦」,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游戏线索,让家长知道孩子当下的心情。家长亦可留意周遭环境是否有其他「杂声」,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例如:电视节目的声响、强劲的音乐。可能的话,不妨关掉这些环境声音,以免影响孩子专心进行自己的游戏。

3. 手到

「眼到」、「耳到」后,家长对孩子的游戏方式应有初步概念,但不用急于出谋献策,不断示范,务求令孩子的游戏更「好玩」。家长大可先追随孩子的玩法,让孩子带领游戏的节奏。家长也可从观察孩子玩法而获得的游戏线索,为孩子找出他们感兴趣的物件,让孩子可以追随自己的兴趣来玩。例如:孩子对格仔毛巾爱不释手,不停挥动,时而又放进口中……这时,家长可找来质感相似而颜色分明的毛巾,让孩子继续随意以手、口来玩。

4. 口到

孩子享受自由游戏时,家长可抱着开放好奇的心态,按你所看和听到的,以孩子视角描述或说明他当下的游戏,这可丰富孩子对自己游戏的认知、理解。例如:

当你看到/听到 可以说 效果
孩子乐此不疲地在地上滚球 「球又滚过来啦!」 直接描述孩子玩滚球的情形,让孩子感到家长了解其玩法
孩子定晴望着在地上打转的叶子,头也跟着轻轻摆动 「啊,地上的叶子在打转啊,看来是风先生在邀请它一起跳舞呢!」 直述自己所见的,再投入想象力,进入孩子的想象
孩子看着你折衣服,看到你扬起衣服时就会笑 「爸爸/妈妈正在折(孩子名字)的衣服及袜子呢!一、二、三!(用力扬起袜子)」 以说话描述整个动作,并加入家长和孩子的名字,让孩子更具体地认知这是怎样一回事

开放而不带批判的回应,有助鼓励孩子更热衷于以游戏探索世界;而充满童趣并带暖意的亲子对话,更能让双方体会到投入游戏时的暖暖温情。

5. 心到

与孩子游戏,家长宜全情投入,「心到」才能与孩子同乐。可行的话,在游戏时把手机放在一旁,不受干扰地享受亲子游戏的过程。然而太忙太累时,不宜强求自己与孩子游戏;或可先「眼到」、「耳到」,默默地观察和感受孩子的游戏,也是一种陪伴孩子的方式。

与孩子游戏时也切忌心急;若自己心浮气躁,或满心想透过「游戏」达到某些期望或目标,往往只会弄巧成拙,将本应让孩子感到自由、可自我主导的游戏,变成处处压迫、急于求进的竞技场。孩子的成长路漫漫长,不妨放慢节奏,深呼吸数秒,调节心情,让自己逐步浸沉于与孩子游玩的亲子时刻,一同享受游戏过程。

当个游戏「五到」的好玩爸妈

朱德庸(2007)著作中提及小孩子的幸福定义:

「小孩的幸福定义:好好吃、好好睡、好好玩和好好发呆。」

「小孩子幸福生活定义:所有的大人都变成小孩子,和我们一起玩。所有的玩具都变成活的,和我们一起玩。所有的食物都变成甜的,我们大家一起吃。」

原来,除了吃与睡,家长愿意放下身段,与孩子一起傻、一起笑、一起玩、甚至一起发呆,绝对可以为孩子成就一个幸福的童年!道理就是这样简单,关键在于大家愿意付出行动与否,试试以「五到」的游戏要诀,一点一滴凝聚亲子游戏时光的幸福。

参考资料:

朱德庸(2007)。绝对小孩。时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