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孩子的情绪教练
情绪控制能力有部分源于孩子天生的性格,但父母怎样与孩子沟通亦会改变他这些能力。因此,专家鼓励父母从旁引导孩子去认识及控制情绪,作孩子的「情绪教练」。根据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高特曼(John Gottman)的追踪调查发现,有父母指导情绪的孩子抗逆力较强、专注力较高、自控力亦较好。孩子的情绪由初生时期便已开始发展;父母可以随着他们的年龄提供不同的引导。先让婴幼儿学习辨识情绪,到两岁以上逐渐学习表达感受,约四岁开始学习控制情绪。
要成为孩子的情绪教练,父母要紧记一些原则:
- 抱着不批判的心情观察和聆听孩子的需要,让孩子感到被了解及认同
- 鼓励孩子表达内心,不论是正面或负面的情绪,把孩子出现情绪的时刻看作为情绪教育的珍贵机会
- 凡事要以孩子的安全为先;若孩子的情绪表现会带来危险(例如孩子爬上窗台哭闹、搥打自己或别人),父母应立刻阻止他的行为,并把他带离危险的环境
- 良好的典范胜过千言万语;在处理孩子的情绪前,父母要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辨认情绪
婴儿也有一些简单直接的情绪(例如满足、痛楚)跟成人大致相同。虽然不懂如何用语言表达感觉,但他们与生俱来赋有以面部表情和声线去表达情绪的能力。当孩子表露情绪时,父母可以清楚地说出他们的感受,例如「伤心」、「开心」、「不舒服」等,让孩子逐渐认识这些情绪字词及相关的感受;同时亦可通过模仿孩子的表情动作,让他们了解在经历不同情绪时的模样。当孩子开始对玩具产生兴趣,父母可以留意他们玩时的情绪反应,加以描述。例如在孩子弄丢玩具,露出烦燥的表情时,可以说『玩具掉了,好生氣吗?』
父母亦可通过游戏,在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们体会平日较少接触的情绪,例如害怕。跟孩子进行亲子共读时,我们可以通过故事的角色让孩子了解其他人的情绪,例如「大象妈妈不见了,象BB好怕,四处张望」,再指着书中象BB害怕的样子,帮助孩子学习辨认各种情绪。
表达感受
随着孩子长大,父母可以教导他们用手势来表达感受,例如以拍拍胸口代表害怕。孩子的语言表达在一岁至两岁会有明显的进步,两岁后可以有较丰富的句子;不过,内心感受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孩子仍需要父母提供各种机会去学习用语言表达情绪。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用问题引导孩子用言语形容感受,例如是非题:「你是不是觉得害怕啊?」或开放题:「你觉得怎样啊?」
父母亦可通过亲子共读学习表达感受,以刚才「象BB不见了妈妈」的故事为例,父母可以问孩子:「上次在超级市场迷路,你有没有觉得惊啊?」把人物的感受与孩子的经历联系起来,从而强化孩子对情绪的了解,并提供更多机会练习情绪字词。父母亦可以把握这个机会简单地教导孩子如何处理情绪,如「当时你怎样做?」「有哭吗?」「你留在原处好棒,妈妈很快找到你便无事啦 !」。
有些孩子沮丧或紧张时会食欲减少、不愿交谈、表示自己头痛、发恶梦等,而未必懂得告诉成人;父母若发现孩子有这些行为或征状,可以多留意他近来的经历及情绪表现,并抽些时间与孩子交谈。通过专心聆听和给予接纳,父母能让孩子明自表达情绪是正常的。当孩子渐渐多说出自己的感受,父母要给予关注及鼓励。研究指出,能够准确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已经有助舒缓情绪。
自己调整情绪
四岁的孩子开始学习自我控制和调整想法,这时父母可以教导孩子控制情绪。开始时,父母可以主动帮助孩子舒缓情绪:一些动作如轻拍他的肩、背部、搂抱,或是让孩子抱着自己心爱的毛公仔、小毛巾,都有安抚情绪的作用。父母亦可以教他一些放松心情的方法如深呼吸、听音乐等。
父母可尝试问问他「今天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在孩子的话语中找出他所经历的事件、想法及行为。例如孩子的书本被小朋友撕破了(事件),他觉得很难过(情绪),因为他觉得朋友不喜欢他了(想法),于是孩子明天不愿上学(行为)。针对孩子的想法,父母可以引导他对事件作出另一种解读,例如会否是小朋友今天心情不好?找出一些孩子亦同意的可能性后,鼓励孩子亲自去引证这个解读,例如协助他亲自问朋友。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可以学会自我反思及用情绪宣泄以外的方法解决问题。
孩子在遇到一些陌生或是会令他紧张的事件前,父母可以花一些时间向他描述即将发生的事,帮助他预计会发生的事而减低情绪紧张。以孩子第一次见牙医为例,父母可以简单地说明牙齿检查的内容,然后和孩子练习一下他将要做的事,例如让他躺在床上张开口,用筷子轻轻碰触他的口腔,模拟牙齿检查。
当孩子渐渐长大,他有更多需要独立面对的事情。父母要放手让孩子体验各种经历,同时,亦要做孩子最有力的后盾 ─ 当孩子感到困惑、难以理解或控制自己的情绪时,父母会抱着不批判的心情聆听孩子的想法;当孩子需要引导时,及时回应他的需要。这种亲子关系将会受用一辈子。
Gottman, J. (2011). Raising an Emotionally Intelligent Child. Simon and Schuster.
卫生署家庭健康服务
临床心理学家